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罕见膝关节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罕见膝关节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膝关节有哪些常见病?
以下均为膝关节常见病:
髌骨软骨:也叫做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指的是髌骨下方的软骨磨损发炎,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在膝关节下蹲时经常会出现响声,该疾病是年轻人膝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由于膝关节衰老和软骨磨损,骨关节炎的症状包括膝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常见于中老年人。
膝关节积液:膝关节内岀现积液,膝关节正常滑液的产生和吸收的不平衡所致,膝关节炎或损伤都可能导致膝关节积液。
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是对膝关节起缓冲作用的半月型软骨,半月板损伤常发生于膝关节急性扭转时。严重撕裂也可导致膝关节交叉韧带的损伤。
前交叉韧带拉伤或撕裂:前交叉韧带是保持膝关节稳定的主要结构。前交叉韧带撕裂常导致膝盖脱位,常需要需要手术进行修复。
后交叉韧带拉伤或撕裂: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断裂可引起疼痛、肿胀和膝关节不稳定。该损伤不如前交叉韧带撕裂常见。
内侧副韧带拉伤或撕裂: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损伤,常可引起膝关节疼痛和膝关节内侧不稳定。
髌骨半脱位:膝盖骨在活动时发生异常滑动或向股骨方向脱位,可导致膝盖骨周边疼痛。
髌腱炎:连接髌骨和胫骨的肌腱发炎,经常出现膝关节下部疼痛。多见于经常跳跃的运动员,也称了跳跃膝。
山东骨关节专家袁林给出了下面几个可能:
1.骨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症状的慢性关节疾病。疾病累及关节软骨或整个关节,包括软骨下骨,关节囊,滑膜和关节周围肌肉。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主要症状
关节疼痛及压痛: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
晨僵。
关节肿大。
骨擦音。
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膝关节的常见疾病有很多,包括外伤退变,继发性疾病等等。
膝部结构比较复杂,既有骨性组织的髌骨、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软骨组织的半月板,以及髌韧带、膝交叉韧带等各种韧带,还包括由上述组织构成的一个关节腔和内部的滑膜液,这些组织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膝关节的疾病。
膝关节的相关疾病比较常见的有膝关节骨性炎、滑膜炎、半月板磨损、韧带损伤、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等,各种膝关节的疾病一般都会伴有膝关节的疼痛,有的还会伴有膝关节的活动不利,影响下肢运动。
长期的异常姿势、负重过度、外伤、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膝关节的疾病,还是要从生活重开始注意,尽量避免可能引起膝关节疾病的原因,纠正不良的运动姿势,避免长期负重,控制体重,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适当的进行膝关节的锻炼等,都可以预防膝关节疾病。 如果出现膝关节的异常疼痛或者肿胀、发热、异响等,还是要及时的就医。
发生于膝关节的常见病
1.脂肪垫劳损:脂肪垫充填于膝关节前部的间隙,有加强关节稳定和减少摩擦的作用。脂肪垫劳损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这种损伤多发生于经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运动较频繁的30岁以上人群。患者会觉得膝关节疼痛,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但关节活动并不受到限制。劳累后症状明显。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配合理疗及口服药物。
2.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损伤是运动员的一种常见损伤,在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关节微屈时,如果突然过度内旋伸膝或外旋伸膝(例如排球运动中,队员在防守时突然转身鱼跃救球的动作),就有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膝部撕裂感,随即关节疼痛,活动受限,[_a***_]跛行。关节表现出肿胀和滑落感,并且在关节活动时有弹响。治疗需根据损伤程度决定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3.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滑膜是组成膝关节的主要结构之一。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以保持关节软骨面的滑润,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损伤滑膜,会产生大量积液,使关节内压力增高,如不及时消除,则很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影响正常活动。患者会感觉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滑膜有摩擦发涩的声响。疼痛最明显的特点是当膝关节主动极度伸直时,特别是有一定阻力地做伸膝运动时,髌骨下部疼痛会加剧,被动极度屈曲时疼痛也明显加重。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
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这种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居多。超重负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膝关节会肿胀而疼痛,有时活动关节会有摩擦音。膝部可能出现内翻畸形并伴有内侧疼痛。治疗根据关节蜕变情况选择是否行关节置换的治疗,目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关节置换治疗是国际上较成熟的治疗方式。
5.膝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微屈时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如果此时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临床上内侧副韧带损伤占绝大多数。以这种损伤为例,患者会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内侧疼痛、压痛,小腿被动外展时疼痛加剧,膝内侧有肿胀,几天后会出现瘀斑。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
9.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膝关节病变。
10.代谢性疾病如“痛风”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病,又叫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
如果对这些词陌生,那骨刺两个字应该就比较熟悉了,膝关节的骨关节病,比较明显的就是长了骨刺。病变其实最早是从软骨开始,进而骨头开始出现了顺应性的改变,那就是长骨刺!
上图中左侧为X线片,右侧为MR的T1WI图像。可以看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缘骨质增生,由此可诊断为退行性骨关节病。
骨关节病,用X线片就可以诊断,那为何有时候还要做核磁呢?
这是因为两者目的不同。
如果一个年轻人,踢球伤了膝关节,一般会先拍个片子,看看有无骨折;骨科大夫会查查体,加入怀疑韧带,肌腱或半月板有损伤,就会立刻安排做核磁检查。这两个检查结合起来评估才够全面。
看看NBA,或者国外各大足球联赛的新闻,通常运动员受伤后,都会提到做核磁,就是这个原因。
记得那时候国内的男足,还叫甲A,鲁能如日中天,说题外话,那时候踢的球比现在好看多了(现在已经不看国内男足比赛了),有个球员去青岛踢客场,伤了膝关节,先拍了片子,新闻发布会上说赛季报销了,髌骨骨折;后来回济南后,休息了两场就上场比赛了。难道运动员身体素质这么好?其实不是,这个运动员后来做了核磁,我们一看,是二分髌骨,先天性变异,根本不是骨折,队医太着急了。O(∩_∩)O哈哈~
膝关节除了骨关节病,还可以有类风湿,痛风,结核,骨关节肿瘤等等很多疾病,拍了X线片,有的能够诊断和鉴别,但更多的是无法鉴别的,这个时候结合核磁和/或CT,会最大可能的对疾病进行判断。
膝盖多长一块骨头是咋回事?
很多人乍一看到这个提问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有人的骨骼应该都是一样的,怎么会有人多长一块骨头呢?但是答案是真的,确实有一部分人的膝关节会比其他人多长一块骨头,它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叫腓肠豆骨、小豆骨或者腓肠小豆骨,是一块籽骨。
小豆骨、腓肠小豆骨的解剖特点
这块小豆骨一般位于膝关节的后外侧,对于多少人会有这块骨头文献报道很不一样,从20%到87%不等,分析和人种有关,亚洲人小豆骨的人群比较多。在存在小豆骨的人群当中,50%的人是双侧。因为有些人对于小豆骨的认识并不是特别的深刻,所以在有一些检查报告单当中会提及膝关节存在游离体,也是在临床上非常多见的骨科误断之一。
这块多余的骨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任何的症状。而且在这块骨头周边还会有专门的一个韧带叫小豆骨韧带,对于维持膝关节的后外侧稳定性,还提供了一部分的贡献。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膝关节的x线ct或者核磁上,都能见到这块小豆骨的影子。下面就是三张分别不同检查状态下小豆骨的影像学表现。
根据文献报道确实存在着极少见的一部分人会由于膝关节后外侧的这一块小豆骨***到了周边的软组织,导致膝关节后外侧的明显疼痛,尤其是在蹲起的时候和过度伸直膝关节的时候,膝关节的后外侧存在疼痛,这种情况称之为小豆骨综合症。
这种病例极其少见,通常情况下,如果明确是由于小豆骨导致的症状,在小豆骨的位置上,医生按压会诱发剧烈的疼痛,一般要***取保守治疗。常见的保守治疗方式以休息、物理治疗、冰敷以及适当的使用外用非甾体镇痛药为主。最近广为流行的冲击波治疗,对于小豆骨综合症效果也非常好。
如果经过一系列的保守治疗,患者的疼痛仍然不能解除,那么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的办法将诱发疼痛的小豆骨切除掉。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一些医生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关节镜下的手术技术将小豆骨切除,但是由于这项技术对关节镜医生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这种患者发病率也确实是很低,所以并不常见。
(图片来自文献报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罕见膝关节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罕见膝关节病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