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类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布洛芬对孩子会有什么副作用?
布洛芬(Ibuprofen),属于芳基丙酸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镇痛的作用。它和对乙酰氨基酚一样,是是目前应用最普遍,也是目前认为最适合儿童使用的非处方(OTC)退热药。它对体温正常者是无影响的,不会使其体温降低。
布洛芬适用于大于6个月的儿童和成人,儿童应使用混悬剂、滴剂,儿童每次最大剂量:10mg/kg,用药间隔:6~8小时,24小时不超过4次,最大退热时间:183分钟,日最大剂量:1.2g。
儿童退热使用布洛芬这么普遍,它就绝对安全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一种退热药是绝对安全的,布洛芬也不例外。布洛芬的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15%), 这些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胃灼热感、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饱腹感等,一般都较轻微。严重的会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但比其它NSAID少,不足1%),随餐或餐后服用可减轻其胃肠道***。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有下肢水肿、肾功能不全、皮疹、支气管哮喘、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
因此宝妈们都应该重视其不良反应,不要随意使用,如实需使用时,应避免用药过量和用药过频。使用布洛芬时需要特别注意,布洛芬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故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儿禁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的患儿需慎用。肾损伤是不可逆损伤,超剂量、脱水或水分补充不够等低血容量的患儿,肾损害风险增加,应格外注意。
但总的来说,布洛芬副作用较轻微,在儿童中应用是较为安全的。因此如果没有禁忌证,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一样,都可作为患儿退热药的首选,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进行儿童退热。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科最常用的退烧药,因为它在规定剂量内,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副作用少但并不是没有。
(1)胃肠道***:消化不良、胃烧灼感、恶心、呕吐等情况,严重的胃出血和胃溃疡很少见。
儿童尤其是小婴儿,不能通过需要来表达或表达不清楚胃不舒服,但是父母们应该有这样的发现:用药期间,孩子的食欲差、饭量少、容易吐。这种情况在停药或病好了后自然好转。
(2)大家可能听说过“阿司匹林哮喘”这个病,也就是对阿司匹林过敏,因此,对阿司匹林过敏或者有哮喘的孩子用药应慎重,甚至不用布洛芬。
(3)其它少见但严重的副作用:肝损伤、肾损伤。儿童的肝肾发育不完全,肝脏解毒和肾脏排泄等功能较弱,如果用药不当,很容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2岁以下儿童。
布洛芬在正常剂量下,副作用少,出现副作用主要原因有:①每次用量大;②用药间隔时间短;③重复应用多种退烧药;④用药时间过长。
(1)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每公斤体重5~10mg。
(2)两次用药量间隔6~8小时,每天不超过4次。
(3)儿童尽量不用针剂。
布洛芬是在体温超过38.5的情况下服用,布洛芬常见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如消化不良,反酸,烧心,胃痛,腹胀,恶心,呕吐,一般不用停药,继续使用可以耐受。少部分会有消化性溃疡和胃出血。少部分有头痛,眩晕,嗜睡,耳鸣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极少的还有肾功能不全,下肢水肿,皮疹,支气管哮喘,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大剂量使用时会有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严重肾功能不全和心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温馨提示:如果小孩的体温没有超过38.5都不需要吃布洛芬。
悲催的是,我儿子对布洛芬跟对乙醯氨基酚都过敏。。。。身上会出现类似紫癜的症状,小时候最开始吃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只是脸上出现类似湿疹症状,到后面吃退烧药的出疹子以为是烧退疹出,到后头才知道是布洛芬对乙醯氨基酚过敏。。。头痛。。。现在不敢发烧,发烧只能吃羚羊角➕灯芯草煮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